今年重慶晨報的鄰裡守望頒獎禮上,南坪東路社區互助會的好鄰居們讓大家知道,鄰裡之間還可以有這樣的社團。其實,在大溪溝的華福巷,也有這樣的一群孃孃,用自己的巧手,為社區里的獨居老人們帶去快樂與安慰。
  平均60歲 20多個孃孃就是閑不住
  “小李,你那個花還要捏一下才好看!”前天下午兩點半,大溪溝華福巷社區居委會的閱覽室里,“邢孃孃開心編織志願服務隊”的20多個成員圍坐在會議桌的周圍,開始了每周一次的手工花製作。
  會議桌上擺滿了五顏六色的絲網帶子以及做絲網花的材料。桌子盡頭,幾個紙煙盒做的花瓶里,絲網玫瑰花嬌艷無比,旁邊各色的絹網彩蝶栩栩如生,這是編織隊上周二的成品。
  志願服務隊的隊長,73歲的邢鳳榮坐在左邊第一個位置,和大家一起趕製著手工花。這支平均年齡在60歲的娘子軍手上一刻不停,又有說有笑。這次所做的絲網花,孃孃們要將一部分在社區國慶活動時送給孩子們,另一部分則準備拿出去義賣掙點錢,等著過節時好去看望社區的獨居老人。
  自學好手藝 回社區自掏腰包建社團
  “單獨一朵的賣3塊錢,能掙個幾毛錢;這種一盆一盆的,就20到30元,能掙一兩塊!”邢孃孃說,志願服務隊成立於2009年,最開始是邢鳳榮和鄰居王慶華的個人喜好,兩人在朝天門學了手藝回來就組織了個興趣小組,當時各項花費都是自掏腰包,“我們以前沒想過拿出去賣,就是弄出來送給社區里的獨居老人,讓他們看著高興高興!”
  把絲網花拿出來賣,是從去年開始的,服務隊里的孃孃們得到社區的鼓勵,開始在大溪溝、人和街一帶賣手工花,最開始想著能把買材料的錢補上,後來有了結餘,就專門用在了看望獨居老人上。剛過去的教師節,孃孃們的生意不錯,好多小朋友都買了去送給老師。
  賣花攢下錢 義務幫助社區獨居老人
  華福巷有50多個獨居老人,平日里,志願服務隊的孃孃們分攤下去,一個人定點照顧兩個老人的生活,老人生病了,大家就用賣花攢下的錢買些水果、牛奶給老人送過去。
  其實,華福巷社區的每個獨居老人的家裡,都有幾盆服務隊編織的絲網花。服務隊里有本公開的賬本,賣花攢下的錢,大部分都用來慰問社區里的獨居老人了,還有一些用來買材料。每年的臘八,隊里還拿著這些錢在居委會外的壩子里給鄰居熬臘八粥。“其實錢不多,但我們希望能多幫助一些人。”
  編織服務隊 讓退休的大家有新追求
  “邢孃孃開心編織志願服務隊”現在有近30個成員,95%都是退了休的孃孃。
  隊里年齡最大的何孃孃已80多歲了,昨天,她纏著鐵絲圈的雙手依然剛勁有力,她本來是邢鳳榮平日照顧的獨居老人,感動於邢鳳榮的百般照顧,又想找人擺龍門陣,也跟著進了服務隊,“他們幫我,我也跟著他們幫別人。”
  現在,服務隊的規模越來越大,每周二下午聚在一起工作三小時。最小的隊員是44歲的小林,教師節接孩子時遇到了正在賣花的王春,從此每周二下午調休過來幫忙,“我在這些姐姐臉上看到了快樂和朝氣,而且大家都有目標,有想法,有追求!”  (原標題:一群孃孃組成開心服務隊 社區的獨居老人笑了 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n45lnqbp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